15168282669
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阴离子浓缩柱的工作原理:离子交换与吸附机制解析

阴离子浓缩柱的工作原理:离子交换与吸附机制解析

更新时间:2025-07-16点击次数:132
   阴离子浓缩柱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子交换与吸附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固定相与流动相中阴离子的动态作用实现目标离子的富集与分离,具体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离子交换:固定相捕获目标阴离子
  阴离子浓缩柱的固定相通常为带有正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如季铵盐官能团),其表面可离解出阳离子(如Na⁺或H⁺),并与流动相中的阴离子发生交换反应。当含目标阴离子(如Cl⁻、NO₃⁻、SO₄²⁻)的样品溶液通过柱子时,树脂表面的阳离子被样品中的阴离子置换,目标阴离子被吸附到树脂上,而非目标物质(如中性分子或阳离子)则随流动相直接流出。这一过程实现了目标阴离子与基体的初步分离。
  二、吸附与富集:动态平衡下的选择性保留
  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能力受其电荷密度、水合半径及溶液条件(如pH、离子强度)影响。高电荷密度或小水合半径的阴离子(如F⁻)与树脂结合更紧密,滞留时间更长;而低亲和力阴离子(如Cl⁻)则较易被洗脱。通过控制流动相组成(如使用低浓度淋洗液)和流速,可延长目标阴离子在柱中的保留时间,使其在树脂表面形成动态吸附平衡。此时,大体积样品中的微量阴离子被浓缩到小体积树脂层中,实现富集效应。例如,分析地表水中的氟离子时,可将样品稀释10倍后过柱,使氟离子浓度在树脂上提升至可检测范围。
  三、洗脱与分离:条件调控实现精准分析
  洗脱阶段通过改变流动相条件(如提高盐浓度、调整pH或使用有机溶剂)破坏吸附平衡,使目标阴离子按亲和力差异依次从树脂上解吸。强吸附阴离子需更高离子强度或更pH条件才能洗脱,从而与弱吸附阴离子分离。洗脱后的阴离子进入检测器(如电导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此过程结合梯度洗脱技术,可实现复杂样品中多种阴离子的高效分离。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武林街道中河北路号二楼2955室

18268133353@163.com

扫码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杭州汇名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25163903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关注

联系
联系
顶部